1. 首页 > 星座查询 > 文章页面

凤鸣岐山,声闻九天 出处在哪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凤鸣岐山,声闻九天 出处在哪,以及岐山下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凤鸣岐山,声闻九天 出处在哪梁惠王下的翻译加字解凤鸣岐山,声闻九天 出处在哪

岐山赋


来源:中国·岐山周文化艺术节

凤鸣岐山①,声闻九天。山河焕彩,光弥赤县。周都岐山,形胜古城,文明渊薮,名播迩远。"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②。"岐山之下圣人出,岐山之上凤凰鸣,和鸣千古启神州,唤起春风遍域中。华夏文明五千载,文字历史溯源岐山;周室江山八百春,文明传承发轫周原③。

人文岐山,其史何悠?炎帝生息,岐水波映太古;周室发祥,岐山脉接万里。后稷教民稼穑④,开农业文明先河;公刘播时百谷⑤,创周人初兴之业。古公避戎兮⑥,去邠逾梁;走马来朝兮,至于岐下。相度形势兮,筑城建邦;奖励耕战兮,丰实廪仓。王季文王兮⑦,拓土开疆;德化万邦兮,四方附仰。积三世之功兮,国富兵强;极一时之盛兮,西岐辉煌。武王奋先帝之德威⑧,挟新兴之国势,举翦商之大纛,会诸侯于孟津。义旗所向兮望风披靡,兴周灭纣兮国命维新。周公吐哺兮天下归心⑨,制礼作乐兮典章大成。成康之治,首开华夏盛世;岐周之胜,过于五帝三皇。毛公、大盂西周宝鼎皆源岐山⑩;甲骨、金器早期文字多出周原。山水钟毓,千载才俊熠熠;文化洗礼,百代史迹煌煌。召康公听讼甘棠树下○11,弘扬德政世风清;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12,列侯获封岐西地。穆公失纳蹇叔哭谏,终有肴函之败○13;逢尧巧说默啜可汗,智服北地突厥○14。隋筑仁寿之宫,御道岐岭通九成○15;唐起法门之寺,皇家经声绕周原。诸葛星坠○16,遗憾抱恨五丈原,渭水呜咽流不断;淳风鹤游,制历定风长安城○17,北山顿首峰肃然。梁星源布政粤、鄂,饶有清声○18;张镇岳公车上书,倡言维新○19。杨虎城鏖战绩石原,吴新田仓皇逃遁○20;彭德怀兵临罗局镇,马步芳溃不成军○21。江山代有人物出,各领风骚若许年。

礼乐岐山,其俗何淳?礼乐文明,厥为中国古代文明特征;瓜瓞承传,周文化遂成华夏文明主脉○22。"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文化养成,岐人性格独特鲜明;礼乐陶冶,岐地风俗浑厚天成。"忆昔西周全盛时,越裳航海亦来仪○23。"耿直执着,崇公理讲公道;纯朴善良,乐助人重情义。婚丧嫁娶时令年节,遵礼依俗作为有序;耕耘收种避灾克难,敬贤济弱节义不悖。崇礼尚文,是岐人之大德;郊媒遇合,亦开放之民俗○24。春节隆庆,家家设案追先敬贤,察德正风;甘棠高挂○25,户户扫舍净身烧柏贴画,除旧布新。岐人怀邠,有乡镇之设;邠人望岐,筑亭台之构○26。"邠岐一家",足证周人亲情之恋;风俗不二,彰显先民真爱之心。文化熏染,男子洁衣素服朴实自然;水土滋润,女子勤谨知礼天生丽质。"岐山娃"水灵粉嫩,外地人择娶为荣○27。岐人语言,诚为西府典型,发音厚重咬字真切;读音特殊,堪作方言标本,韵母缺"U"如"出"念"吃"。耕读传家,门楣匾额透漏文化气息;重文崇学,穷通贵贱须叫子弟读书。设书院兴学校,风气东渐岐地甚早○28;集庙钟办中学,抗战军兴"镕铁铸人"○29。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西路秦腔活跃城乡。王天民珠圆玉润腻娇细靓,红极"西京梅兰芳"○30;张班长味醇韵深痴倒戏迷,誉满"西府活乔老"○31。曲子、道情、社火、锣鼓特色突出风姿殊绝,刺绣、编织、剪纸、版画别有风格光彩夺目。

灵秀岐山,其地何美?岐伯居兹地,与黄帝谈哲论医,《黄帝内经》称奇书○32;箭括望云天○33,偕青山接陇连蜀,双峰耸峙曰岐山。踞关中平原西部,控两山而带三水○34。千山屏障于北,迤逦俊秀;秦岭横亘于南,巍峨碧翠。林草繁茂,山地丘陵分布两翼;农桑丰硕,台原河谷纷呈中区。陇海穿境,连海达疆欧亚陆桥;高速横贯,西安宝鸡一时之程。北山之阳,平畴广漠昊天厚土,乃周原之核心;渭河两岸,陇亩棋布水华田地,正秦川之膏腴。河之北台地突起周原膴膴,雍河、横河数水涌波,堇荼如贻青青蓝蓝;河之南坡势渐高秦岭巍巍,石楼、棋盘诸峰插云,绿树嘉花郁郁葱葱。五丈秋风清高洁傲,诸葛遗风弥西岐;箭括辙印斑驳陆离,唐王故道觅鸿踪。温庭筠吟道:"天晴杀气腾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上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35何景明叹曰:"星落空营在,云横阵已沉。千秋一瞻眺,梁父谁为吟?"○36周京华城,宫室宗庙万代香烟缭绕○37;窟山名刹,佛寺道观千年经声依稀○38。登临山之绝顶,纵目岐周大地:峰峦隐显绵亘如云者,秦山也;其下如线似带闪烁明灭者,渭水也;绿丛星点散若水面青萍者,乡镇村落也。"庙前问古老,泉上拜周公"○39。凤凰山下,卷阿故地○40。周公庙松柏森森,蟾岭坡桃花殷殷。盛世喷涌乱世涸,润德泉清明穷通。一泓岐水净年芳,缘知地久与天长。成王游历,昔时胜景犹在;周公治世,百代祠庙肃然。三王三公并三圣○41,岐山岐水岐祖先。祭拜如仪,年年香火旺三月;络绎于道,处处游人敬圣贤。苏子曰:"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42康海云:"秋空漠漠双鹤来,岐山千叠云锦开。"○43

丰饶岐山,其物何阜?渔猎农耕,先民自古繁衍生息;麦菽稷粟,岐地从来名产盛出。鲁庄"紫麦",粉白筋富宜面宜馍;安乐大米,香甜适口可蒸可煮。"硬粒小麦"走关外,"专用玉米"受青睐。庙底下红萝卜,色红芯细味甘美;北杨村白头葱,白长叶绿杆厚实;蔡家坡紫皮蒜,瓣大色白辣味鲜;何家道大白菜,包紧叶宽心嫩甜。岐地现代工业,源自抗战初期;陆续壮大发展,渐成西府重镇。陕汽西机,开三秦汽车制造电子工业之端;九棉渭工,亦关中纺织骄子工具行业之先○44。载重车奔驰海内外,帘子布行销国东西○45。机械建材饶有基础,食品制药颇具实力。面食缤纷,素为内外称道;名吃荟萃,由来享誉华夏。周文王斩蛟为汤剁肉为丁制面为条分食快乐;臊子面刚柔相济底表相衬色泽相映品享哲学○46。九字歌诀道尽色香味形内含外延,风流天下无伦比○47;一碗红火馨透热烈和谐滋深味长,风靡世上真绝馔。百年名品御京粉,原为皇家美食;一帜独树擀面皮,堪称面皮至尊。挂面空心柔韧,入水不糊;酥饺金黄醇爽,油而不腻。岐山凉粉扁豆好,岐山锅盔脆而香。岐山名吃名何处?名在样样有千秋。做工精细,道道工序极讲究;注重质地,用料挑剔筛选严;色味谐求,醇厚悠长光鲜亮;名牌意浓,照壁背后八亩沟○48。凝结于其上者,乃岐人精明厚朴之性格特点;体现于其中者,为岐人礼乐文化之深厚底蕴。千年不衰,历久而弥新;万里非遥,逾远而逾名。外地人至岐,谓之"吃文化"。西府谚曰:"金宝鸡、银凤翔,不及岐山一后晌"。个性民俗多姿多彩,独特名产美轮美奂。

盛世岐山,其变何巨?沧海桑田,莫道朝阳鸣凤去;圣日贤月,梧岗已是新岐山。思周时兮迢遥,瞻绚丽兮今朝。风雨兼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春华秋实,岐周故地谱新篇。经济总量翻六番,农民收入过四千,工业产值超百亿○49,改革发展着先鞭。城乡一体推进,经济社会日新月异;文明两手齐抓,县容乡貌覆地翻天。城镇易容,街衢亮丽马路宽,楼厦林立商贾繁;乡村巨变,民居崭新姿彩多,水泥道路晴雨便。创建卫生县城,大街小巷树绿花艳情景焕然;弘扬周原文化,旧镇新村风正气清创业争先。学校医院,闪亮乡村风景线;上学看病,欢颜从此不再难。壮哉周广场,车辚辚马萧萧群雕轩昂向征程;美焉民俗村,人涌涌气腾腾万家潇洒展岐风。发展为要环境为先是治县宗旨,以人为本民生为贵乃施政指南。戮力奋斗,"八县"光环耀日增辉○50;创造未来,一方热土群情激荡。宏图已绘,三大战略齐推进○51;上下同心,一体协力奔小康。突破蔡家坡,集群崛起工业城;振兴东北片,建材引领产业园;打造凤鸣镇,文化旅游开新天。亲近文明源头,感知魅力岐山,铸就文化名县,实现科学发展。盛世华章,明月故乡岐山;满目生机,朝阳喷薄岐山。

周文化春风浩荡兮,万古清高;

五丈原秋雨明媚兮,千载朗润。

西岐故地山河峥嵘兮,云蒸霞蔚;

凤凰振翅高歌长鸣兮,再铸辉煌!

附:注释

注释:

①岐山:岐山县,在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面积856平方公里,人口46万。岐邑:在今岐山县东北,周族古公亶父受戎狄威迫,自豳地迁于岐山下周原,筑城郭居室,作邑以居四方来归之民。岐山:山名,属千山余脉,绵延于岐山县北部。相传殷商末年有凤凰鸣于此,西周遂兴。《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能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②见《诗·大雅·卷阿》。

③周原:狭义指岐山、扶风两县北山前的平原地区,广义指东自武功、杨凌交界的漆水河,西至凤翔灵山,北起雍山、岐山一线,南到渭河的广大原区。

④后稷:古代周族始祖,有邰氏女姜塬所生,名弃。善于种植粮食作物,尧时为农官,教民稼穑。他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⑤公刘:周族领袖,后稷10代孙。夏末率周族由邰迁豳,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

⑥古公:古公亶父(周太王),后稷19代孙。率周族从豳地(今陕西旬邑,彬县一代)迁于岐山周原,定国号为"周"。

⑦王季(季历):古公子,继位后率兵征伐,国势渐强。文王(姬昌):王季子,周朝的奠基人。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安抚四方,殷商三分天下有其二。被后世誉为"圣人。"

⑧武王(姬发):文王二子。率兵推翻殷商,建立周朝。

⑨周公(姬旦):文王四子,武王弟。辅佐武王、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天下大定。周文明的集大成者。相传他"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废寝忘食处理政务。

⑩毛公鼎、大盂鼎:清代出土的四大国宝中的两件,皆出土于岐山,西周时器物,其铭文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十分重要。现一在北京故宫,一在台北故宫。

○11召康公(姬奭shi):文王八子,采邑在今岐山县城西南召地,亦称召公。相传他在甘棠树下听讼断案,又出使江南,宣传德政。岐山人春节家家挂"召北甘棠图",纪念召公。

○12秦原为诸侯之下的小部落,后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被赐以岐西之地,成为诸侯,渐次壮大。

○13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国,岐人蹇叔时任丞相,哭谏劝阻,穆公不听。结果肴函一战,秦全军覆没,三将被俘。后穆公曾为此自责,悔不听蹇叔之言。

○14和逢尧,唐代岐山人,长于辞令。公元711年出使突厥,巧辞说服突厥默啜可汗,向唐称臣。回来后满朝称贺,拜为户部侍郎。

○15隋朝在麟游置仁寿宫,为皇亲避暑地。唐扩建,改九成宫,华丽壮观。长安通九成宫的御道即建于岐山山岭之上。

○16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中原,与魏相持数月,病逝于岐山五丈原军营。后世在此建有武侯祠。

○17李淳风:唐初岐山人,我国古代最着名的天文、历法家,着作甚丰。编撰新历法。将风划为八级,是世界上最早为风划定等级的科学家。

○18梁星源(1789-1852):清代时岐山人,字石泉。历任广东、湖北等省布政司,治理有方,颇得赞赏。

○19张镇岳(1866-1912):清代岐山人,光绪20年(1894)举人。1895年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反对马关条约,请求变法维新。后在本县举办教育,培养了一批英才。

○201926年,北洋系陕西督军吴新田率部出宝鸡接应吴佩孚,杨虎城率部在岐山南原一带阻击,吴部不支,溃退汉中。

○211948年,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发动"扶眉战役",在岐山罗局镇一带打败马步芳军。

○22文怀沙:"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制礼作乐,使周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主脉。"

○23"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见唐·谭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忆昔西周全盛时,越裳航海亦来仪。"见明·康海《周公庙古楸行》。

○24岐山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周公庙会,已婚无子的年轻媳妇,晚间到庙后的山坡上秉烛夜游求子,谓之"郊媒。"

○25岐山人每逢春节,在家中悬挂"召北甘棠图",以纪念召公于甘棠树下听讼断案,宣扬德治。

○26岐山人来自古豳地,历史上曾设有"怀邠乡",而邠县曾建有"望岐亭",两地民情风俗相同。

○27岐山娃:周围县人对岐山女子的俗称。

○28岐山最早设书院为清乾隆43年(1778),知县郭履恒将县城东街金川凯旋公署改为凤鸣书院。光绪32年设岐山县高等小学堂,33年设劝学所,全县设初等小学30处。

○291940年秋,一批乡贤将全县寺庙大钟集中变卖,筹集资金创办了岐山中学,称为"镕铁铸人"。

○30王天民(1914-1972),字子纯,岐山人,着名秦腔演员,工闺阁旦。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西北,有"西京梅兰芳"之称。戏剧评论家封至模评:"王天民扮相得一个腻字,身段得一个娇字,做工得一个细字,脱尽秦腔火气、豪壮之俗。"

○31张班长(1885-1975):张德民,又名保祥,岐山人,着名秦腔演员,初演小生,后工道袍须生,终以衰派老生盛名于世。在《甘露寺》中饰演乔国老最为有名,有"活乔老"之称。

○32《黄帝内经》记载岐伯与黄帝讨论医学、哲学,内容深刻,千古奇书。

○33箭括:箭括岭,在今县城东北四十里之北山,两峰对峙,中间相连,狭义岐山即指此。

○34两山:秦岭、千山余脉(亦泛称岐山山脉),俗称南山、北山。三水:渭河、雍河、横水河。

○35唐·温庭筠《武侯庙》。

○36明·何景明《五丈原怀古》。

○37西周京城在今岐山县东北京当乡一带,现有宫室宗庙遗址。

○38窟山:在县东北北山之上,海拔1561米。"窟山名刹,"为岐山旧八景之一,名胜颇多。

○39明·王九思《周邸治泉》。

○40卷阿:周公庙,其地形曲、凹,古称卷阿。

○41三王:太王、王季、文王;三公:周公、召公、太公(姜子牙);三圣:姜嫄、后稷、公刘。

○42宋·苏轼《谒周公庙》。

○43明·康海《周公庙古楸引》。

○44陕西汽车制造厂,简称陕汽;西北机器厂,简称西机;陕西第九棉纺织厂,简称九棉;渭河工具厂,简称渭工。

○45陕汽生产之载重汽车,陕九生产之帘子布,均是国内有名产品。

○46岐山臊子面,相传为周文王斩蛟龙剁肉熬汤所制,以使军民分食,其面条筋道、柔韧,有底菜、漂菜,红黄黑白绿诸色相映。

○47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为岐山臊子面九字歌诀。前三字是讲面条,中间三字讲汤,后三字是总体而言。

○48照壁背后:岐山面名牌甚多,以"照壁背后"最为有名。八亩沟:岐山擀面皮主要产地。

○491978年,岐山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亿元,2008年为69亿元,翻了6翻多。2008年工业总产值为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77元。

○50八县:近年来岐山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先进县等。

○51三大战略:岐山县确定的"突破蔡家坡、打造凤鸣旅游文化名镇、促进东北片崛起"的发展战略。

作者:孟建国

梁惠王下的翻译加字解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⑴,文王事昆夷⑵;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⑶,句践事吴⑷。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⑸。’”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⑹:‘王赫斯⑺怒,爰⑻整其旅,以遏徂莒⑼,以笃周祜⑽,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⑾:‘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⑿志?’一人衡行⒀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释】

⑴汤事葛: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十五里处。⑵文王事昆夷:文王,周文王。昆夷,也写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⑶太王事獯(xūn)鬻(yù):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父。獯鬻又称猃狁,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⑷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吴: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⑸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⑹《诗云》:以下诗句引自《诗经。大雅。皇矣》。⑺赫斯:发怒的样子。⑻爰:语首助词,无义。⑼遏:止;徂(cú):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消灭。⑽笃:厚;祜:福。⑾《书》曰:书,《尚书》,以下引文见伪《古文尚书。周书。泰誓》。⑿厥:用法同“其”。⒀衡行:即“横行”。

【译文】

齐宣王问道:“和邻国交往有什么讲究吗?”

孟子回答说:“有。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侍奉小国,所以商汤侍奉大国,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分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践侍奉吴王夫差。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以小国身分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为乐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诗经》说:‘畏惧上天的威灵,因此才能够安定。’”

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

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

“《诗经》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④问于晏子⑤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⑥,遵海而南,放于琅邪⑦。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⑧,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⑨,民乃作慝⑩。方命⑾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⑿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⒀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⒁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⒂?’畜君者,好君也。”

【注释】

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②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③非:不对,错误。④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⑤晏子:春秋时齐国贤相,名婴,《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的事迹和学说。⑥转附、朝舞:均为山名⑦琅邪: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东南。⑧豫:义同“游”。⑨睊睊: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⑩胥:皆,都;谗:毁谤,说坏话。慝:恶。⑾方命:违反命令。方,反,违反。⑿大戒:充分的准备。⒀大师:读为“太师”,古代的乐官。⒁《徴招》、《角招》:与角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徴、羽)中的两个,招同“韶”,乐曲名。⒂蓄(xù):爱好,喜爱。尤:错误,过失。

【译文】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山去观光游览,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又召集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曲!’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词说:‘畜君有什么不对呢?’‘畜君’,就是热爱国君的意思。”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①。毁诸?已乎②?”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③也,耕者九一④,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⑤,泽梁⑥无禁,罪人不孥⑦。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⑧。’”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⑨好货;《诗》云⑩:‘乃积乃仓,乃裹糇粮⑾,于橐于囊⑿。思戢用光⒀。弓矢斯张,干戈戚扬⒁,爰方启行⒂。’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⒃妃。〈诗〉云⒄:‘古公亶父⒅,来朝走马,率西水浒⒆,至于岐下。爰及姜女⒇,聿来胥宇(21)。’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22)。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注释】

⑴明堂:为天子接见诸侯而设的建筑。这里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东巡时设,至汉代还有遗址。⑵已:止,不。⑶岐: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一带。⑷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划成井字形,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各一百亩,属私田,中间一百亩属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入归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⑸关:道路上的关卡,近于现代“海关”的概念。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⑹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⑺驽(nǔ):本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不孥即指不牵连妻子儿女。⑻哿(ge)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哿,可以。茕:孤单。⑼公刘:人名,后稷的后代,周朝的创业始祖。⑽《诗》云:引自《诗经。大雅。公刘》。⑾堠(hòu)粮:干粮。⑿橐(tuó)囊:都是盛物的东西,囊大橐小。⒀思戢:语气词,无义。戢:同“辑”,和睦。用:因而。光:发扬光大。⒁干戈戚扬:四种兵器。⒂爰方启行:爰,于是;方,开始;启行:出发。⒃厥:代词,他的,那个。⒄《诗》云:引自《诗经。大雅。绵》。⒅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⒆率:循者。浒:水边。⒇爰:语首词,无义。姜女:太王的妃子。也称太姜。(21)聿(yù):语首词,无义。胥:动词,省视,视察。宇:屋宇。(22)怨女:未出嫁的老处女。旷夫:未娶妻的单身汉。古代女子居内,男子居外,所以以内外代指。

【译文】

齐宣王问道:“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究竟是拆毁好呢?还是不拆毁好呢?

孟子回答说:“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请不要拆毁它吧。”宣王说:“可以把王政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时候,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对于做官的人是给予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任何人到湖泊捕鱼都不禁止;对罪犯的处罚不牵连妻子儿女。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鳏夫;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妇;没有儿女的老年人叫做独老;失去父亲的儿童叫做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无靠的人。文王实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到他们。《诗经》说:‘有钱人是可以过得去了,可怜那些无依无靠的孤人吧。”

宣王说:“说得好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认为说得好,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钱财。”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爱钱财。《诗经》说:‘收割粮食装满仓,备好充足的干粮,装进小袋和大囊。紧密团结争荣光,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铆拿手上,开始动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里的人有谷,行军的人有干粮,这才能够率领军队前进。大王如果喜爱钱财,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钱财,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宣王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喜爱女色。”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太王也喜爱女色,非常爱他的妃子。《诗经》说:‘周太王古公亶父,一大早驱驰快马。沿着西边的河岸,一直走到岐山下。带着妻子姜氏女,勘察地址建新居。’那时,没有找不到丈夫的老处女,也没有找不到妻子的老光棍。大王如果喜爱女色,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女色,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①,则②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③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①比(bì):及,至,等到。反:同“返”。②则:这里的用法是表示事情的结果。③士师:司法官。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之③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①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②乔木:高大的树木。③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④进:进用。⑤亡:去位,去职。

【译文】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我们平时所说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指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了,过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齐宣王说:“我应该怎样去识别那些真正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

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择贤才,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会把原本地位低的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关系疏远的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够不谨慎吗?因此,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这样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

①齐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②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④武王是业:指武王灭纣。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⑥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⑦运:转。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这?”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①。’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②也。归市者③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④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溪我后⑤,后来其苏(6)!’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dān)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7)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8),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9),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①汤一征,自葛始:《尚书》逸文。②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③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④吊:这里是安抚、慰问的意思。⑤溪:等待。后:王,君主。⑤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7)系累:束缚,捆绑。(8)重器:指贵重的祭器。(9)旄(mà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用救助燕国。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一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原文】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

①邹与鲁拱:邹国与鲁国交战。昭,争吵,冲突,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③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司”。意思是“没有人为他们而死。”④疾:憎恨。⑤转:弃尸的意思。(6)几:接近,差不多。(7)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8)尤:动词,责备、归罪。

【译文】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原文】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②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③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④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

①滕文公:滕国国君。滕国,古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错叔绣。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公元前414年被越国灭,不久复国,又被宋国消灭。②间:处。③池:城池,也就是护城河。④效:献,致。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小国,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司。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

孟子回答说:“到底归服哪个国家好我也说不清。如果您一定要我谈谈看法,那倒是只有另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梁惠王下》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这句话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凤鸣岐山,声闻九天 出处在哪和岐山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