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李显主要作品的一些知识点,和李显属相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李显是什么属相武则天的生辰很重,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及属相李显属龙。
唐中宗李显出生于656年,公元656年属龙。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扩展资料:
历代评价:
1、吕思勉:中宗是个昏庸之主,他在房州,虽备尝艰苦,复位之后,却毫无觉悟,并不能铲除武后时的恶势力。
2、蔡东藩:中宗质本庸柔,素为悍母所制,怎能自奋皇纲。
3、范文澜: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懦。
4、任士英: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
5、白寿彝:中宗重新即位以后,政治上毫无抱负。由于中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的皇后韦氏就乘机参与政事,妄图效法武则天,独掌政权。
武则天的生辰很重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名曌,则天是她登帝位时起的名字。父武士彟,是高祖李渊的老朋友,高祖留守太原时,曾举为行军司铠参军。及高祖登基,封光禄大夫,又迁工部尚书,加封应国公。武则天是次女,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人宫中为才人,深得宠幸。武氏生性泼辣,敢作敢为。太宗有一匹马,名为狮子骢,非常暴烈,难以驯服。武则天对唐太宗说她能它,但要三件器物,一铁鞭,二铁树,三,用铁鞭打,不服,用铁木过打它的头,再不服,用割断它的咽喉。太唐很欣赏她的气概。她以后正也是用烈马的办法来驾驭左右的。
唐太宗生病时,武则天随侍在侧,太子李治也常来探视,武氏与太子两人言谈甚为投合,太子对武氏的美貌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太宗病情加重,对武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你伺侯我多年,我不忍撒手不管,现想问问你,你将来想怎么办?”武氏回“蒙恩宠,本应一死报德,但躬不日必定全愈,现愿出家为尼,日,为陛下祝祷长生。”太宗当即应允,命她立刻出宫为尼去了。当时她只有二十五岁。
太宗病故,太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
高宗即位,对武则天深为怀念。经与王皇后商量,就将武则天接入宫中,封为昭仪。
原来王皇后见高宗宠爱萧良娣,而萧不久又被进封为淑妃,心中未免不快。她认为如果将武则天接入宫中,可使萧妃增一劲敌,如她二人相斗,则自己可收渔人之利。武则天进宫后,即备受恩宠,对皇后则一味讨好,对萧妃则不屑一顾,萧妃跑到高宗面前哭诉,高宗不予理睬,这在事实上已等于将她打入冷宫。武则天看到这种情况,便决定将矛头转向皇后。她平时收买了许多宫人,要她们窥伺皇后过失,不过皇后虽妒,但也无什么大错,她只好耐心待机。
不久,武则天怀孕,实指望弄璋,但却生下个女儿,她想生女无用,不如利用这个襁褓诬陷皇后。一天,皇后前来探视,武则天故意避而不见,皇后抱看了一会就放下走出,此时武则天进来一把掐住颈部,将掐死,待高宗退朝回宫时,她有意要高宗看看小公主,高宗即令宫女前去抱来,宫女一看,见目瞪口张,已无气息。此时,武则天捶胸大哭,说是有人暗中加害,隐约指出是皇后下的手。高宗是个糊涂人,便说:“这个,自己不生养,还要害人,看我早晚废了她!”
不久,武则天又怀孕,十月分娩,喜得一男,高宗很开心,取名为弘。武则天此时已由昭仪晋升为宸妃,但她那里会满足,遂令人作木偶,上书高宗生辰年月,用钉钉上,阴使人埋于皇后床下,再使人向高宗告密。高宗遂亲自往查,结果挖出木人,高宗是个糊涂老倌,不问青红皂白便想将皇后废掉,于是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于志宁四个大臣,征求废皇后意见,长孙无忌是皇帝亲舅舅,最有发言权,他抱定“不敢与闻”,就是“不介入”的宗旨,一言不发。
褚遂良一向以直言出名,遂说:“这件事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如示他人诬陷,那岂不是冤枉,希望陛下查清。”高宗说:“皇后无子,犯‘六出’之条,即使被人诬陷,也应当废掉。”实际上高宗说错了,因“七出”之条,之一条是“无子”,但“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也就是说“七出”的条文,对诸侯来说,只有“六出”,“无子”这一条,对他们不适用。他这样引用“六出”,恰为自己的论据提了反证。但俗话说“皇帝的嘴大”,说错了,谁敢反驳。褚遂良还想打动他,便说:“先帝遗命陛下还记得吗?先帝弥留时执陛下的手看着我们说:‘佳儿佳妇,今以付卿。’皇后无过,怎么能废掉!”高宗于是宣布次日再议。
次日早朝,高宗宣布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又力谏不可,他说:“武氏原是先帝侍妾,人所共知,如果立她为后,岂不被人耻笑,贻讥后世。”见高宗不表态,便呈上朝笏,乞归故里。高宗大怒,命褚退下。此时,御座后幕内忽然有人说:“为何不杀掉他?”长孙无忌便说:“褚遂良是顾命大臣,即使有过,也不能随便加刑。”其他大臣全都附议,高宗于是令褚遂良退朝。
永徽六年十月,高宗竟下诏废王皇后为庶人,立武则天为皇后,萧淑妃同时被打入冷宫。
大书法家褚遂良是太宗遗诏指定的顾命大臣,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被赶出长安,到爱州当刺史去了,后来郁郁而死,终年六十三岁。他书写的《大唐三教序》石碑,现仍立于西安大雁塔门旁。
武则天自被册立为皇后,渐渐连高宗的话也不当回事了。一次,武则天回家祭祖,高宗便到冷宫看望了元皇后及萧妃。武则天回到宫中,早有亲信报告情况,她便询问高宗,高宗竟然矢口否认,武则天怎肯罢休,命人将王、萧二人手足截去,投入酒霞中,将她们害死,并将二人家族充军极边。
原太子李忠,为宫女所生,大臣许敬宗善于看风使舵,便上奏请另立太子。高宗见奏,马上册立李弘为太子,原太子李忠降为梁王。
武则天与李治共生四子,即李弘、李贤、李显、李旦,一女即太平公主。太子李弘平时对母亲的种种举动认为过分,时常进谏,惹得武后不快。萧淑妃生有二女,一是义阳公主,一是宣城公主,由于母亲的株连被幽禁,二人年过三十都尚未嫁人。李弘看不过去,要求武后手下留情,武后便将两个公主嫁给卫士,心中更恨李弘多管闲事。高宗感到手中无权,便想将帝位让给李弘,武后便不露声色,赐李弘酒食,李弘吃后,即行死去。时李弘年仅二十四岁。
李弘死后,武后立李贤为太子。李贤被册立后曾受高宗命监国,处理政务颇具才能。他的文学、史学根底也很好,曾过范晔的《后汉书》,他的研究成果,到现在还在大型词书中被广泛运用。他是个历史上少见的学者型太子。
武后太多,常做恶梦,正谏大夫明崇俨会一些左道旁门的,劝武后东幸洛阳,谓可避免恶梦。武后平日就相信明崇俨的话,遂幸东都,后果然能安睡无梦。明崇俨便乘机建议废太子贤,立李显或李旦,说李显貌似太宗,李旦貌当大贵,现太子是薄命之相,应当在李显或李旦中选一人为太子。武后见太子在长安处理政务井井有条,为大臣所称道,一时难以废立。便撰写《孝子传》与《少阳政范》两本书赐与太子,文内寓贬斥之意,太子是个的人,知道母后对自己不满,言行更加谨慎小心。会明崇俨从洛阳回长安时,中途被强盗,武后竟然怀疑太子是幕后主使人,太子感到不对,就专事声色犬马,不再过问政事。
一次,太子赐户奴赵道生金帛,司仪郎韦承庆谏阻,太子不听,韦遂报告武后,武后一面召太子到洛阳,一面命令三个大臣搜查,三大臣在搜出皂甲数百副,便说太子蓄意谋反,又密令赵道生诬告太子明崇俨。真是欲加何患无辞。武后遂表示要杀掉太子,高宗素来喜爱李贤,只好低声下气代为求情,武后答应免其一死,将他流放巴州。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病死。武后还不放心已经流放巴州的儿子李贤,怕他发动事变。恰巧这时李贤做了一首《黄台瓜》词。词云: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词的用意是很明显的,就是规劝武后不要再杀儿子。武后看到此词后,大为不满,遂派将军邱神机去巴州,逼李贤。
这个有才华的青年学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害死了。
以上就是与武则天的生辰很重相关内容,是关于武则天的分享。看完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及属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