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面相有科学依据吗熊与熊桥是一个姓吗算命中厄夫什么意思相面有没有科学依据怎么说呢?
看面相和看手相在古代来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现代的社会科学家通过统计表明
部分相面的论断是正确的
但是正确的部分也很少
比如人常说的男人手如棉手中不缺钱
女人手如姜金钱堆满箱
你去想想一个男人手软绵绵的他多半都不是靠体力来赚钱的
所以他肯定生活过得比较优越
至于第二句在80年代唬比较适用女人在家把持家务洗呀擦呀手肯定要在水里泡所以不可能十指葱葱嘛
还有一些比如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钱仓
等等等等
但是可以告诉你街边的那些算命的摊子上的人多半都是胡诌的
真正的会算的人很少很少
还有那些卜吉凶的基本是依靠医学里的一些知识
比如眼下发青的话多半是胃肠有毛病了
还有的基本就是根据统计得出的结果了
比如男人牙齿的缝隙比较稀疏这样的男人比较喜欢撒谎
人两只眼睛的距离比较近这样的人心胸比较狭窄
鼻孔朝天的话这样的人比较大方适合做朋友
就这么多了满意吗?
相面有科学依据吗?准确吗?面相***了统计学,中医学,等众多的学科在Y面,是很科学的.并不是别人想像得那N玄。
在古代相学和其它学科一样都是对等的学问。是高层次的人才玩的起的东西。
应该说它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但由于后期它流落于江湖,成为了某些骗子谋生的手段才使它蒙上了不该有的阴影。
当今社会明师一般都很少见了。如果楼主今生有缘得见的话你会发现他不仅能看透你的人,还能预
见你的一生。
依我看这个人挺好的,挺憨厚的一个小伙。
此人实在不会耍心机,为人善良心无恶念,待人热情,脾气多少有些急躁。
其人父母的婚姻感情应该很好,家世不错。比较孝顺是一个好儿子。
一生平顺,钱财富足,老时享福之命。
面相学是否有科学依据怎么说呢?
看面相和看手相在古代来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现代的社会科学家通过统计表明
部分相面的论断是正确的
但是正确的部分也很少
比如人常说的男人手如棉手中不缺钱
女人手如姜金钱堆满箱
你去想想一个男人手软绵绵的他多半都不是靠体力来赚钱的
所以他肯定生活过得比较优越
至于第二句在80年代就比较适用女人在家把持家务洗呀擦呀手肯定要在水里泡所以不可能十指葱葱嘛
还有一些比如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钱仓
等等等等
但是可以告诉你街边的那些算命的摊子上的人多半都是胡诌的
真正的会算的人很少很少
还有那些卜吉凶的基本是依靠医学里的一些知识
比如眼下发青的话多半是胃肠有毛病了
还有的基本就是根据统计得出的结果了
比如男人牙齿的缝隙比较稀疏这样的男人比较喜欢撒谎
人两只眼睛的距离比较近这样的人心胸比较狭窄
鼻孔朝天的话这样的人比较大方适合做朋友
就这么多了满意吗?
面相克夫是否有科学依据一个男人想娶到一个真正好的老婆,不单单是身高有多高,长象有多么漂亮这么简单。从命理和相学的角度来看她要旺夫,不能克丈夫,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女人虽说长相漂亮,身材苗条,但是就是克夫。这么看来我想任何一个男人都想娶一个旺夫宜子的女人了,看命里克不克夫,这需要专业的人士来看了,因每个人的八字不同,因此不具有普及性。那么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来呢?当然是有了,还得说我们的古人非常有智慧,在这么方法早就替我们做过了。那么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相学,从人的五官上来看这个女人克不克夫。下面就从我多年的相学实践经验上来说明一下。1、鼻子从面相学的角度来说,古人认为鼻子是“男人看事业,女人看夫运”的地方。若鼻梁不丰隆兼而露骨,如鼻梁起节的结节鼻,在年寿位上明显鼻骨隆起者,或是山根至准头尖削无肉,鼻骨成剑脊高起者(剑锋鼻),夫缘必薄,且刑伤叠叠。鼻头尖、面大鼻小纵然有夫亦不近身旁,难享夫福。2、颧骨女性朋友若是左右颧骨高,必定欺夫克夫,特别是双颧骨露骨者。民间有“女人颧骨高,杀人不用刀”,虽说这种说法有点过,但可以说明颧骨高确实于男方不利。女人两颧骨高凸露并且无肉,则刑克丈夫,脸小颧骨高兼鼻子塌小无肉也会克丈夫。3、眼睛眼珠呈三白、四白(正常人是呈二白,眼珠偏上或偏下就会呈三白状,眼珠子过小居中就呈四白状),有红丝、赤筋。象蛇眼、羊眼、蜂目般。这些眼相是孤寡相之外还是杀夫相之嫌。眼睛为三角形的人:凶恶,孤僻,无情。而且贼性难防,做人不讲信用。古相书有云:“妇人有三角眼,其必杀其夫”古人认为不可不防。5、断掌古人说“女子断掌过房养,右断掌克六亲”等。古人认为断掌的人克害六亲,于是都自家不养活,送与亲人家养户。“过房养”的意思是自小宜过继给他人,或者自小跟随祖父母或者其他亲人。一般这样的女性,属命硬之人,克性较大,男家都不愿意娶,怕克害家人。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这方面确实印证不少,因此还是留意些为好。6、痣鼻子下的一条沟,相学上叫人中。人中是代表夫妻双方性活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双方性生活和不和谐。如果女人的人中上有痣说明女方生活放荡不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易乱性,谁都跟。男方肯定是不干的,所以这就会造成双方的性生活不和谐,当然也是不利于婚姻,最终是把男人的脸丢尽了,被男人抛弃。
看面相有科学依据吗俗话说的好,相有心生。一些精通世故的人,观他人一眼便略知一二,后经世人长期积累,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就是面相。古人曾说:三品贵人皆识相,可知在中国的古代地位了。
至于你相不相信,你就好好观察一下,穷人和富人再和高官多多对照一下,你就会发现物以类聚多么适合人类了。
鼻子又短又塌且露孔的,是不会富有的,你在去观察一下那些富豪。
眼神昏暗无神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其实现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个人的面相都会有所暗示与隐意的。
“面由心生”有科学依据吗?“面由心生”同于“相由心生”
这里的“相”不仅仅是指长相,而是指整体的外观形象。心理素质变了,即使相貌不变,也会给人以不同的外观形象。在这个意义上说,“相由心生”是真的。
其次,基因决定主要是骨骼形态,局部的软组织(肌肉、皮下脂肪)还是会有不同的。比如人自己可以改变胖瘦。另外,一些习惯性的动作比如微笑,也会对容貌有一定影响。
所以,虽然“相由心生源自佛教,但不能把它简单归结为迷信。
出处
“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编辑本段考证
“相由心生”一词在佛经和相学中都是有据可考的,佛学的“相”一般而言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与“性”相对,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质,相学的相则是指面相。在佛学中,“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经典《无常经》,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所谓“相”,即是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到的诸事物之表象。梵语{乞尖Laks!an!a。指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唯识述记一本曰:“相谓相状”。法华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花是相,草木是相,男女是相,美是相,丑是相。所谓相由心生,即是阐述了一种超脱的唯心主义哲学,《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是世上景象,不过光影;爱恨情仇,都是妄念。之所以见相,是由于心中有相。如来说勿着相,也就是让弟子们不要为尘世间的幻象所蒙蔽,应当一心求解脱,求大同,求真理。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在看相玄学中“相”的意义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这里的“相”不是指一时相貌的改变,而必须从长期的角度来理解,流传甚广的裴章的故事便是如此。在《四库全书》(康熙版)中关于看相的内容有这样的论述,如“七尺之躯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点之心。”另有,“未相人之相,先听人之声,未听人之声,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观人之心”。宋・陈希夷有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每个人的面相都反应着其相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比如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人,其通常在相学中都天庭饱满、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相反,一个身体有病,或者苦恼忧愁的人通常愁云密布、眉头紧锁,其多半是很难有顺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编辑本段科学解释
心念即生,必然影响身体,比如愉快,心里舒畅,神清气爽,遇事便达观宽厚,便有助气血调和,气血调和,五脏得安,功能正常,身体康健,而此又反之影响心态。良性循环,自然满面光华,一团和气,双目炯炯,神采飞扬.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反之,若总是攻于心计,或郁郁不舒,自然凡事另眼而观,无法如常人言笑,如林黛玉,遇到点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长久如此,气不舒,血不畅,营无养,卫无充,五脏不调,......>>
揭秘:手相面相有科学依据吗既然你已揭秘了(后带告诉性的问号)那你就说呗还问别人干什么别保密了啊好吗
面相***强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没什么科学根据,算命佬惯有的伎俩而已,不可信。
很多人喜欢通过面相看人,通过面相判断人的性格有什么科学依据?一、关于问题本身你这个问题本身有点小瑕疵。我读了些相关的书籍。通过面相学判断人的性格属于一种手段。它属于相术的一部分,但相术目前没有找到科学依据。所以问题的后半句可以暂时去掉【科学】二字。很多东西在我们无法判断它有科学依据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就是伪科学。因为universe实在太大,人类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少。很多人认为相术(包括面相学)属于神秘学。二、关于面相的常识面相是一种透过观看一个人「面部特征」的方式来论命的科学。「相由心生」,这句话主要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为人善恶,可以由他的面相看出来。基本意义是指相貌,泛指事物的形象。天师后裔、面相大张金华云:面部形相,包括面部的眉、眼、口、鼻、耳、额、颧、颏等各部位和器官的形相。相学认为:列百部之灵居,通五脏之神路,惟三才之成象,定一生之失得,面也。因此,把面部看成是断人吉凶旺衰最重要的部位。下面这个链接里面所说的大部分东西,个人觉得还可以相信。引自:面相_百度百科在古代,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手段来认知自己的身体,更没有办法去了解别人,后来面相学成了人们了解自己健康,关注他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面相学集医学、统计学、命理学为一体。面相属于人相的一个部分,人相又属于相术的一部分。即:面相∈人相∈相术。题主可以看看这个:面相是否真的存在?三、面相的理论依据基于归纳法,即观察大量人群命运,发现命运与某一特征的概率关系,而后建立理论。拿手上的生命线举例子,古代相师看死者的手相,发现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线最密切相关。生命线越长,寿命越长,因而称那条线为生命线。相术是否属于伪科学还有待研究,但相术的准确率的确很高。=。=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先看一下这个资料吧:
一.姓氏
复[复,读音作fù(ㄈㄨˋ)]
1.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七代伯翳,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国名为氏。
按史书记载,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驯鸟兽,知其话言,事虞夏。初,采于嬴为,是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于费,是为大费;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启,后分衍有鸟俗氏、路俗氏,后裔有孟亏、仲衍。孟亏能述伯翳之业绩,封于萧,是为萧孟亏。夏朝衰败,萧孟亏去而凤岛随焉。仲衍臣于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轩者,娶郦山氏,生仲潏。仲潏生处父,处父善走,是为飞廉。处父生二子:曰革、季胜。革即恶来,事纣王,为周武王所杀。嬴姓后分衍有郯氏、寘氏、兹氏、蒲氏、沈氏、耿氏、谭氏、谷氏、巴氏、复氏、江氏、黄氏、鄠(妘)氏、弦氏、时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皆为嬴姓一族。
在嬴姓裔族的分封国中:江氏国、黄氏国、鄠(妘)氏国、弦氏国、时氏国、麋氏国、复氏国、白氏国、祁氏国皆灭于楚国,郯氏国灭于越国,寘氏国灭于徐氏国,兹氏国、蒲氏国灭于东周王朝,沈氏国、耿氏国灭于晋国,谭氏国、谷氏国灭于齐国,巴氏国复灭于夔国。商朝时期伯翳的第四代后裔季胜分封在复阳,建国为侯国,地在汉朝时期的湖阳乐乡(今安徽当涂湖阳乡),典籍《尔雅》中记载:“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駰言复阳县,湖阳之乐乡也。元帝元延二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唐朝时期湖阳迁往今河南唐河湖阳镇。被楚国灭国后的季胜后裔子孙,以故地地名为姓氏,称复氏、阳氏。自此中国始有单姓“复”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孙、伯夷二十五世孙海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国有十三:怡国、伊国、纪国、淳国、甘国、州国、舟国、骀国、戏国、向国、薄国、列国、赖国。夏禹曾封怡国君以祀烈山,是为默台氏。从第一代炎帝起,传说到第五十四代为齐太公,自炎帝至姜太公谱系如下: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夸父)→垂→伯夷→先龙→玄氏→王宣→王定→王怀→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许→王宰→王禅→王启→王蒯→王正→志道→祖荣→杜成→济公→林→承先→荣→永和→禹宣→恒车→海复→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调→训元→先二→司会→辉前→公伦→豫仲→姜尚(即吕尚、姜太公、齐太公)。海复在公元前1627年左右(传说姜尚活了一百零八岁,则其生卒为公元前1129~前1021年左右,上推四百九十八年左右为其祖海复),被其父王恒车封于海复(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因名海复侯,其后人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海复氏,后分衍为海氏、复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东海族古孤竹国,属于以历史事件称谓为氏。灭亡于春秋时期的孤竹国与商朝王室的关系相当密切,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同为子姓。《竺氏家谱》记载:“孤竹君,讳初,字子朝,姓墨台氏,袭孤竹君国,在辽西。”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彻底灭了令支、孤竹二国,将孤竹国地赔偿给了燕国。孤竹国的旧臣民企盼复国,遂以“复”为姓氏。
2.郡望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海州郡:历史上的海州郡有两处:①今江苏连云港。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②今江苏省灌云市。
3.名人
复中翁:(生卒年待考),东海人。著名西汉时期汉宣帝之师。
公元前92~前66年之间,是汉武帝刘彻的晚年。
汉武帝晚年昏聩,因为误信宠臣江充的挑拨离间,制造成了西汉历史上著的“巫蛊案”,结果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戾太子刘据)全家,包括刘据的三男一女,以及诸皇孙、皇孙妃、皇孙女。当时他的嫡系曾孙辈刘洵(名病巳)由于还不满一周岁,因而未杀,被关押在专为王侯、郡守们所设的“郡邸狱”中。
廷尉(最高法院审判长)邴吉当时参加审理此案,他心里知道这是汉武帝年老糊涂的暴戾举动,并且可怜这个皇曾孙刘洵是个无辜的婴儿,因此就派了一个罪刑很轻且刚生了孩子的女犯人做刘洵的奶妈,喂他奶吃。
过了五、六年,又有些专讲那“望气”一套的方士们,说长安城狱中有天子气。流言传到迷信神仙之说的汉武帝耳朵里,当即下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令谒者(传达官)郭穰到达关押皇族的监狱去杀人,邴吉立即紧闭狱门,拒绝接受诏命。他说:“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就这样抗拒了一整夜。天亮了,派去执法的郭穰对邴吉的抗命也无法处理,只好回宫奏报。
这个时候,汉武帝的头脑清醒多了,就叹口气说:“天使之也!”不但没有再追究,而且海下诏大赦天下罪犯。邴吉就把刘洵送到他祖母史良娣的娘家,交给史良娣的母亲“贞君”抚养。
后来,汉武帝又传诏,要刘洵认祖归宗,把他放到宫廷的边舍掖庭令张贺那里收养。掖庭令,是职掌后宫贵人、采女等总务的官职。张贺原来曾经派在被杀的太子刘据那里任职,太子(刘洵的祖父)对他很好。他“思顾旧恩,哀曾孙(刘洵),奉养甚谨”。张贺本来还想把孙女嫁给刘洵做妻子,因为他的弟弟张安世反对作罢。
但张贺不死心,正好和他的职掌有关的一个暴室(关押宫中皇后、贵人有罪的拘留所,也是宫女们的医疗所)的主管官啬夫许广汉(同司马迁一样接受“腐刑”,变成了太监,派在那里做主管)有一个女儿许平君,美丽老实。张贺看中了她,就和许广汉商量,愿意自己拿出家财,为刘洵作聘金,娶他女儿。
许广汉答应了,回家同夫人一讲,妻子大发雷霆。她说:“一般看相、卜卦、算命的,都说我生的女儿将来大富大贵,怎么可以嫁给一个没落皇孙,穷极无聊的赖小子。”但是,许广汉已经答应了张贺,就坚不变更诺言,仍然把女儿嫁给了刘洵。小两口子很恩爱,不到一年,生了个儿子叫刘奭,就是后来的汉元帝。
刘洵在这一段时期,依靠许广汉兄弟的照顾生活在一起,只与外婆史家往来。但刘洵非常好学,肯上进读书,许广汉旧特别请来了当时的著名学者东海人复中翁,刘洵就跟东海学者复中翁学习《诗经》。
复中翁除了教他认真读书,还教导他要“细辩民间”。因此,刘洵“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有时间就到处乱跑,所谓“上下诸陵,周遍三辅(都城长安以外附近各地区)。以是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所以,在刘洵不久做了皇帝以后,便成为一代明君,庙号汉宣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逝世之后能得“宣”字谥号者并不多,由于刘洵足以够得上称为是“中兴”汉室者,才被后来的汉元帝刘奭用“宣”字为谥。史书皆称:“汉宣帝兴于闾阎(民间),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朝廷会议)。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考察实践绩效)。及拜刺史、守相(省级长官),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讲的和做的不同,都能知道他根本问题的原因所在)。常称曰:庶民(百姓)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二千石乎!(郡守、省级长官的实物俸禄,每月粮米二千担)。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者,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汉宣帝作了皇帝后,对老师复中翁异常尊敬。但是不久,复中翁便悄然引退,不知所终。
汉宣帝做了十一年皇帝以后,因为一个老宫女告诉汉宣帝过去二十多年前,曾经在掖庭做过皇帝的保姆,讲出了当年汉宣帝在监狱中的情形。汉宣帝一路追究下去,找到当年的奶妈,才知道都是邴吉的功劳。史称:“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吉终不言,大贤之。”
汉宣帝是在跟随复中翁读《诗经》出身的,因此,他就引用了《诗经》上的一句话说“无德不报”,就封邴吉为侯。对于当时保护有功的人,那个老宫女和奶妈等,都加赏赐。但在要封侯的时候,邴吉却病倒了,汉宣帝怕他死掉,很担忧。夏侯胜便说:“有阴德者,必享其禄。今吉未获报,非死疾也。”果然,不久就病好了。
汉武帝临死的时候,把只有十三岁的太子弗陵托孤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金日碑(匈奴人)及上官桀。这个太子后来就是汉昭帝,很聪明,可惜短命,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就死了,还没有儿子。霍光就和大臣们会议,迎接刘氏皇室一位昌邑王即位,不到一年,发现这个皇帝“淫戏无度”,霍光和朝廷大臣们决议废了他,但又找不到可为汉帝的人选。
在这个时候,邴吉才出面对大将军霍光说:“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一举。而武帝曾孙名‘病巳’,在掖庭外家者,今十九矣。通经术(诗经、论语、孝经等),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决定大策。”
于是,“光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刘洵得以继位,做了大汉皇帝。刘洵的出身经过艰难曲折,并非是纯粹的“职业皇帝”,所以后来才能成为汉室皇朝的一代“明主”,所有的亲身经历,以及所受教育,可以说都是邴吉一手所造成,通过多方极力“诱导”,使得一个刘氏孤儿成为一代明君。
复阳:(生卒年待考),著名青年漫画家。
作品以黑色幽默见长,作品多次在国际漫画比赛中获奖。《漫悟》丛书中有其名。
二.改回原来的姓氏
因过继、收养等关系改用他人姓氏,及后归宗,要求恢复本姓者,称为复姓。清制,凡官员复姓,京官由各该衙门咨部,旗员由本旗咨部,分别取具同乡京官印结和本佐领图记。在籍候补汉京官,由本籍总督巡抚咨部;外官,由所隶总督巡抚咨部。汉军复姓者,由本旗咨报户部,户部按档而复,准予归宗者,仍移咨吏部复姓,凡吏员出身者,皆不准归宗复姓。
三.复姓
1.现存复姓117个
B:百里北堂北野
C:淳于单于成公叱干叱利褚师长沙
D:端木东方东郭东宫东野东里东门第二第五独孤段干达奚
G:公孙公广公上公冶公羊公良公祖公玉公西公晳公孟公伯公仲公户公仪公山公门公坚公乘哥舒谷梁谷利高堂毋丘
H:皇甫赫连呼延胡母
J:夹谷即墨
L:令狐梁丘闾丘
M:慕容万俟
N:南宫南门南荣南野女娲纳兰南风
O:欧阳
P:濮阳
Q:亓官青阳漆雕
R:壤驷
S:上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士孙申屠叔孙叔仲侍其
T:澹台拓跋太史太叔太公秃发
W:闻人王孙王官王叔巫马微生
X:夏侯西门鲜于轩辕相里
Y:宇文尉迟乐正延陵羊舌羊角
Z:诸葛颛孙仲孙仲长长孙钟离宗政左丘主父宰父子书子车子桑
2.复姓来源
1.由封邑而来。
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
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
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2.因居地而来。
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
闾丘氏,齐国有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后人遂以“闾丘”为姓。
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
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由官名而来;
公羊、子车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
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4.由人名而来。
端木氏,鬻熊,仕于周,为文王、武王之师。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
颛孙氏,春秋时期,陈国簪缨之后代有公子名颛孙在鲁国做官,其后代子孙以他的业绩为荣耀,于是以祖名颛孙为姓,称颛孙氏。
女娲氏: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的名字为风里希(亦或为凤里牺),女娲之后,社会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向父系氏族社会,其部族民众中有以女娲之名为姓氏者,称女娲氏,是非常非常古早的原始第二氏。
5.由部落名而来。
独孤氏,刘进伯的后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称谷蠡王,他以祖先刘进伯的自称为号,称独孤部。其子孙后代皆以其部落名称为姓氏,称独孤氏。
尉迟氏,尉迟部随北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的汉字谐音“尉迟”为姓氏,称尉迟氏。
呼延,夹谷,慕容,万俟,宇文等也是由部落名转化为姓氏。
6.自创姓氏。
赫连氏,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刘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云赫连天,他建立了夏国,王族以赫连为氏。
7.由山水之名而来。
澹台氏:春秋时期有鲁国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山(今山东嘉祥),遂以山之名命姓,因取名澹台灭明。其后代子孙遂以“澹台”命姓氏,称澹台氏。
完颜氏:“完颜”一词,是从汉语“蜿蜒”音转的女真语,是依傍绥滨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后,就以蜿蜒河之名来作为姓氏。
8.由赐姓而来。
长孙氏: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
9.由国名而来。
钟离氏:周朝时期,伯益的后人有封邑钟离国(今安徽凤阳、临淮一带),春秋时期钟离国被楚国所灭,国人遂以原国名命姓,称钟离氏。
淳于氏: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山东安丘,原为州国都城),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
10.由职业而来。
漆雕氏:相传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漆雕氏。
谷梁氏:古代有一些部落,农业相对比较发达,他们以能种出优质的谷子为骄傲,古代将谷子称为粱,所以善于种植粱的氏族首领就用谷梁命姓。
11.由排序而来。
第二氏: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把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君的王族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多万人都强行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今湖北房县)定居。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其族大人众,烦于编籍,便以其门第按顺序分为第一至第八氏,田登为第二氏,第二氏就是其中的一支,由此产生了第二复姓。
第五氏: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把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君的王族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多万人都强行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今湖北房县)定居。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其族大人众,烦于编籍,便以其门第按顺序分为第一至第八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由此产生了第五复姓。
3.现代复姓名人
1.欧阳震华:(1961.7.28--今)真名:欧阳耀泉,男,著名演员。
2.上官超英:(1957.1--今)山东人。男,著名画家。
3.端木新卉:(1982.10.21--今)女,著名演员。
4.司徒强:(1948--今)男,著名画家。
5.司马云杰:(1939.11--今)河南人,男著名研究员。
6.令狐安:(1946.10--今)男,著名云南省政协主席。
7.诸葛伟:(1957.6--今)男,著名画家。
8.皇甫束玉:(1918年--今)男,山西左权人。著名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长、副总编辑。
9.东方闻樱:(1963.2.9--今)女,江西人,著名演员。
10.轩辕轲:(1926.8--今)男,河南省睢县人,著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审、教育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11.相里斌:(1967.3--今)男,著名中国光电科技集团(筹)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教授。
12.鲜于浩:(1946.5--今)男,著名历史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3.宇文洲:(1941.4--今)男,吉林延吉人。著名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副院长。
14.完颜昭:(公元1950--今),男,满族,完颜武贤之子,金世宗皇帝二十八代孙;北京人。著名画家。
15.高堂燕:(1915--今)男,台湾基隆人。著名永大海运、久展陶艺工业、宝大陶瓷工业、乔朗矿业、原大实业等公司董事长,国产实业公司董事。
16.女娲孤嫄:(公元1989--今),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在校学生。
17.王官乙:(公元1935--今),男重庆人。著名雕塑艺术家、教育家。
18.主父兰:(?--今)男,著名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副校长。
19.闾丘露薇:(?--今),女,上海人。著名现代新闻记者。
20.北堂志庆:(?--今)男,著名浙江宁波司机。
21.东野光亮:(1950--今),男,山东泰安人。著名土壤学教授,教育家。
22.尉迟琳嘉(1982.7.7--今)男,曾在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主持人”节目中,成功连任擂主9期,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物。现为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
23.南荣发:(1951--今),男,陕西山阳过风楼乡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25.叱干大平(?--今),男,陕西咸阳人。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职员。
26.谷利湘:(公元1955--今),男,广东雷州乌石镇景泉村人。著名地方司法干部。
27.叱利群:(公元1953--今),女;辽宁瓦房店人。著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28.公孟氏:(公元1899--今),女,名字待考,山东汶上人。著名百岁老人。
29.西门纪业:(1932.5--今)男,上海人。著名电子学教授。
30.淳于珊珊:(1967.11.25--今)男,著名演员。
31.澹台仁慧:(?--今)女,著名话剧艺术家。
32.夏侯谅:(?--今)男,著名硅酸专家。
33.梁丘惠英:(?--今)女,著名美籍华裔教师。
34.第五志诚:(?--今)男,龙源村副支书。
35.颛孙中华:(?--今)男,山东人。著名职业肖像画家,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美协副秘书长,香港名家摄影研究院会员。
36.濮阳林华:(?--今)男,著名中央电视台编辑。
37.公冶民:(?--今)男,著名中国信鸽协会会长。
38.漆雕良仁:(?--今)男,湖北潜江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39.慕容瑞雄:(1939·11~今)男,著名医学家。
40.太史瑞:(1930--今)男,著名高级工程师。
41.王孙焕:(1912--今)男,福建省拖拉机厂检验设备科副科长。
42.王叔岷:(1914--今)男,四川简阳人,著名历史学家。
43.仲长荣:(1940.12--今)女,北京人,福建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著名教授。
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就明白了,女命一般克夫都是主观意识特别强烈。如你所说的话或行为会伤到对方。但是自己本来就是这样,只是表达自我的观点。而自己所说的话是“没有感觉”的。对方会非常难受。思维在不同的两端,你觉得好,对方觉得坏一个意思。需要靠自身调节这方面的,跟辩论两个观点一样-调整的过程就是在淡化自我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有点难受-因为是每个人不同经历堆积的感觉形成了观念。就像很多人放不下以前的某件事情一样,这件事会时时刻刻影响他。如果一个人“放下”了,实际也就是融合到自我观念中了,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起很大感觉。)